2024年11月25日,我校迎来无人机驾驶员班的首期开班,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无人机操控人才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随着无人机技术在建筑、物流、交通、测绘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无人机操控员的需求急剧增长,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新蓝海。来自轨道交通工程学院的8名学员报名参加,且全部选择报考级别较高的超视距驾驶员(机长证)。



无人机驾驶员职业分为三个等级:视距内驾驶员(驾驶员证)、超视距驾驶员(机长证)和教员证。学员们将接受包括理论课程(含理论题库模拟飞行)、实操飞行和地面站考试(规划+返航)在内的全面培训,旨在提升他们无人机方面的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根据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除轻型和微型无人机在特定条件下可免执照飞行外,其他类型无人机的操控员必须持有相应等级的民航局执照方可合法飞行。这一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凸显了无人机操控员培训和执照的重要性。
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全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数量已达187.5万架,无人机经营性企业超过1.4万家。然而,无人机驾驶员执照的数量仅为22.5万余本,这意味着无人机操控员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这一巨大的人才缺口不仅推动了无人机操控员职业的高薪需求,也为学校培养无人机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苏州乃至全国的“低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我校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与无人机相关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无人机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为同学们提供提升专业技能的平台。我校也将持续关注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培训课程和教学方法,努力培养更多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无人机操控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图\文 孔祥睿)